百年前,青岛的“交易所战争”…

百年前青岛的“交易所战争”树影斑驳,秋意正浓。漫步在1公里长的馆陶路上,感受着时空穿越般的德国风情。光阴在路旁的座座建筑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如今的馆陶路岁月静好,但作为曾经青岛金融高地的历史和金融战的

百年前青岛的“交易所战争”

树影斑驳,秋意正浓。漫步在1公里长的馆陶路上,感受着时空穿越般的德国风情。光阴在路旁的座座建筑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如今的馆陶路岁月静好,但作为曾经青岛金融高地的历史和金融战的喧嚣却不曾被忘记。

一百年前,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日本正金银行……一座座银行旧址述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而位于馆陶路22号的青岛取引所旧址曾经是中国建筑体量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开始。

百年前,青岛的“交易所战争”…

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取引所。

取引所成立 源于期货交易发展

1914年11月,租占了青岛17年的德国人在观象山上升起了白旗,击败德军的日本人取而代之。

德国自1898年强租胶州湾后,逐步将山东变成其势力范围。随着青岛港开埠、胶济铁路线通车,青岛发展迅猛,在1912年超越烟台成为山东第一大港。

日本攫取青岛控制权后,大量日本商人移居青岛。在德国原有机制上,日本人一方面加大对山东的煤炭、农产等实体商品的掠夺,另一方面将期货概念引入青岛,意图通过投机刺激市场并赚取中国资本。

期货,即买卖双方就某一种商品约定一个交货日期,到时无论市场价格如何,买卖双方都应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执行。

在期货到期兑货前,期货合约也是可以交易的,即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相比,期货交易是把商品买卖合同进行再交易的行为。

期货交易建立在现代交易体系基础上,这就需要交易市场。日语中的交易所被称为“取引所”,自1876年其国内第一家取引所——株式会社大阪堂岛米谷取引所建立后,日本的期货交易发展迅速,到1915年,其国内有42家取引所,其中39家为交易农产的米谷取引所。

山东是中国主要的花生及食用油产地,青岛亦是主要的棉纱产地。为了将这些商品运出中国,日本商人早在1918年就提出在青岛建立取引所。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要求日本归还青岛,在前景不明及青岛本地商人的反对下,取引所未能成立。

1919年,一战战胜国齐聚法国凡尔赛,列强竟要求中国将德国攫取的山东权益转交日本,虽然中国代表没有签字,但日本仍占据着青岛。

1920年元旦刚过,日本派驻青岛的统治机关——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再提筹建取引所一事。青岛商务总会上书反对,指出青岛商业规模有限,没有设置取引所的必要;期货交易会引发投机行为,不利于青岛经济发展……日商支持筹建取引所是为了强化经济侵略,哪怕中国商人反对,他们仍在日本军方支持下促成了取引所的建立。

取引所定址于叶樱町(今馆陶路),日籍建筑师三井幸次郎主持设计。建筑面朝馆陶路,背靠胶济线。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占地6965.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276平方米,是胶澳总督府后青岛最大的公共建筑工程。

建筑外立面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大门前的6根硕大的科林斯柱支撑起三角形山墙。进入门厅穿过走廊,左右两侧是巨大的交易大厅。

青岛取引所体量庞大,在馆陶路上显得“地位突出”,似乎是想证明日本商人对青岛经济无可撼动的影响力。

“双所记”开始 青岛商人的奋力反击

取引所大楼建立后,配套仓库和油柜也相继在大港建成。为掩人耳目,日本守备军司令部迫使中日商人平均认购取引所的16万股股票,每股50元(名义资本800万元,初期实收资本60万元),开展花生油实物、期货交易。

取引所为官办性质,名义上取引所委员会中日商人各占一半,主要负责人却被日商把持。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经过36轮谈判,日本同意在1922年12月10日交还青岛。日本不甘心放弃在山东的权益,他们一方面要求继续运营胶济铁路,同时不肯放弃对取引所的控制。

日商抛出“三板斧”,他们在济南设立新的取引所总部,将青岛取引所降低为“分支”,企图削弱青岛商人的经济地位;要求扩大取引所交易范围,将粮食、棉花等纳入其中;倡导将取引所由官办转为商办,日本商界借此大规模注资,通过增加股份继续掌控取引所。

20世纪20年代初的取引所,已发展成东亚规模较大的交易机构,但收益大多被日商获取。青岛商人对取引所的利益压榨十分不满,坚决反对日商的企图。虽然日本商人扩大交易种类的想法没能实现,但日本守备军司令部仍在交还青岛前将取引所改为了商办组织。

整个20世纪20年代,日本商人在日本驻青总领事的支持下,仍控制着取引所。中国商人迫切地希望在青岛成立属于自己的交易所,这一想法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现实。1931年,日本吞并中国东北的野心愈发明显,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借助民间对日本的不满情绪,支持青岛商界成立自己的交易所。

1931年冬,在沈鸿烈的支持下,宋雨亭、柳文亭、张立堂等21位资产雄厚的中国商人在馆陶路的齐燕会馆成立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青岛工商界欢呼雀跃,土产、纱布期货交易活跃。

日商收买外国浪人,在齐燕会馆前寻衅滋事。宋雨亭等人遂决定将土产、纱布交易分别转移到北京路同丰益土产店与河北路同兴昌纱布代理店。由于地处繁华闹市,浪人们不敢轻举妄动,捣乱之风逐渐平息。

与此同时,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下文简称“交易所”)大楼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为了和日商控制的取引所抗衡,华商希望拥有一座气势不输取引所的建筑。知名建筑师刘铨法担纲此任,他选定大沽路西侧靠近火车站的一处地段(今大沽路35号)。整座建筑依地势而建,主体三层,出入口处四层。一层二层层高分别达到7米和5.5米,各设一处交易大厅,中庭周围为交易所办公室。

百年前,青岛的“交易所战争”…

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远景。

交易所最初发行2万股股票,计划融资40万元。股东大会选举25人组成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4人。交易所专司土产与纱布两类,两个交易部下各有40到60家代理店,清一色资产雄厚、信用可靠的华商。据相关史料记载,自成立以后,交易所每年获利都在20万元以上。

为了与取引所竞争,交易所也在大港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和油槽柜,到1935年交易所交易额再创新高,取引所的经营受到青岛交易所的冲击。眼红的日本商人唆使生活在青岛的日本留民团示威,甚至扬言要烧掉交易所大楼。情况最严峻时,交易所内停止交易,只有几个员工值班。在日方威胁下,当局被迫同意日本人进入交易所做经纪人、将交易所每年纯利的40%让予取引所、让渡部分交易业务给取引所。交易所就此元气大伤。

时代潮涌 记录风云际会的历史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月再度占领青岛。有了军队撑腰,日商提出了将交易所合并到取引所的无理要求。此时的交易所已因战争停业,理事会成员大都离开青岛。日军找出留在青岛的理事刘宾廷,迫使他代表交易所签署协议,存在6年多的青岛交易所就此并入取引所。

1945年抗战胜利后,原青岛交易所理事长宋雨亭等人返回青岛。此时的青岛交易所作为取引所的一部分,被当时的政府一并接收。

宋雨亭等人表示希望重开交易所,“调剂物价而安民生”,申请递送上去了,但当时却无人回应青岛商界的诉求,取引所大楼和青岛交易所大楼都被军队征用,交易所的复业遥遥无期,市场也日益混乱。取引所与交易所见证了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取引所建立的背后,是日本商人对青岛进行经济掠夺的企图,但期货市场的形成,取引所与交易所的博弈,也带动青岛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

两座大楼承载着一段金融往事,经历百年风雨,它们仍矗立在原地,续写着新的青岛故事。

百年前,青岛的“交易所战争”…

作者 | 潘磊 图片由作者提供

原创文章,作者:币圈吴彦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xuan.pro/news/451214/